欢迎访问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!

官方微信

详细内容

一月折磨,三次内镜,一场创新手术巧碎“顽石”终结剧痛

几颗柿子下肚,竟在胃里孕育出“鸭蛋”大小的巨石,让周女士痛不欲生。一场历时一个月、前后三次的“碎石大战”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内镜中心上演。医生大胆创新,巧用一根斑马导丝,终于为患者清除了这块“顽石”。

“医生,我肚子实在太疼了,快帮我看看……”周女士捂着肚子、面色痛苦地来到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就诊。原来,几天前她吃了柿子后开始出现上腹隐痛,之后疼痛逐渐加剧,尽管服用了多种胃药,症状却始终没有缓解,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,伴随恶心呕吐,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。

胃镜检查,惊现“巨石”

胃镜检查发现,患者胃里竟然藏着一颗鸭蛋大小的棕黑色食物团块,俗称“胃石”。这块石头质地异常坚硬,已经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、多处糜烂,胃角溃疡伴有渗血,情况不容乐观。

1.jpg

“碎石”之战,一波三折;巧用导丝,绝处逢生

第一次碎石尝试:内镜中心于大海主任首先使用圈套器,试图将其切割成小块,但因胃石过大过硬,多次尝试均未能成功。于是团队转变策略,先用异物钳将胃石表面的硬壳破碎,再通过黏膜注射针分多点向胃石内注入5%碳酸氢钠注射液。同时嘱咐周女士回家后口服抑酸药、碳酸氢钠片,并配合饮用可乐进行溶石治疗。

2.jpg

第二次碎石破解:一周后复查胃镜,原本巨大的胃石已碎裂成三块中等大小(约3-5cm)的结石。于主任将其中两块较小的进一步破碎成1cm左右的小块,较大的一块因过于坚硬,仅做了部分碎裂。周女士继续接受药物溶石治疗。

3.jpg

第三次碎石挑战:两周后再次复查,胃内仍残留一块约4cm的胃石。这块“顽石”既难以被药物溶解,也无法通过圈套器、异物钳等常规器械彻底粉碎。于大海主任带领团队反复讨论、大胆创新,最终决定使用斑马导丝配合双钳道胃镜进行碎石。经过持续努力,这块顽固的胃石终于被彻底击碎!

4.jpg

两天后,周女士再次复查胃镜——胃石已完全消失。她激动得热泪盈眶,连连鞠躬致谢:“谢谢医生,太感谢你们了!折磨我整整一个月的‘石头’终于没有了!”

5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医学科普

 

什么是胃石症?

胃石症一般是由于进食柿子、山楂、黑枣等含鞣酸较多的食物或吞服毛发、某些矿物质(如碳酸钙、钡剂等), 在胃酸的作用下凝结成质地较硬的团块状异物,称为胃石症。

胃石症有哪些症状?

胃石形成后大多数病人会出现腹胀,上腹痛(饭后加重),恶心,反酸烧心等症状,严重时出现呕吐、黑便等幽门梗阻、胃黏膜出血症状。

胃石症治疗方案

1.药物治疗:适用于小结石或早期结石。口服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溶解结石;

2.内镜治疗:首选方法,适用于绝大多数中等大小的胃石。胃镜直视下机械碎石或激光碎石,创伤小、恢复快;

3.体外冲击波碎石:无创替代方案。需要高功率体外震波碎石机,对超大或过硬结石效果有限;

4.手术治疗:胃切开取石术仅用于巨大胃石。药物及内镜下治疗无效或出现出血、穿孔等严重并发症。

温馨提示

秋冬季是柿子、山楂、黑枣成熟上市的季节,美味不要贪多,特别是不要空腹大量食用,如有不适,及时就医。好“胃”好生活,健康“肠”相伴!